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一些迷惑不解的朋友简要解析一下“李敖现象”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一些迷惑不解的朋友简要解析一下“李敖现象”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为一些迷惑不解的朋友简要解析一下“李敖现象”
(812 reads)
时间:
2005-9-23 周五, 上午1:58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一些迷惑不解的朋友简要解析一下“李敖现象”
李敖先生到北大一场畅快淋漓的演讲,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既令一干回过神来的卫道士们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也令众多听懂看明白了的向往民主的朋友们击节叫好、拍案叫绝。其演讲的全文和视频,也瞬即走俏于网络,一时之间简直变得“洛阳纸贵”起来。
不过,由于李敖先生近年来的某些表演,与前天的表现对比起来,反差又确实太大了,使得许多原来不齿于李敖的朋友感到十分迷惑不解,无所适从。朋友们在大跌眼镜之余,可能觉得非常奇怪,这李敖到底是咋的了,他的“立场”到底是偏向哪一边呢?他数年来接连不断的一些表演,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谋得这么一场有如流星般的在大陆宣讲自由的机会吗?因为今天这场脍炙人口的演讲,就将他这些年来某些“无耻的表演”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一笔勾销吗?倘若将来他又继续那种“无耻的表演”,莫非又得回过头来否定这场令人拍案叫绝的演讲不成?我相信这些问号,现在一定还萦绕在许多朋友们的心头,并造成了深深的困扰。
我倒是觉得,这种“在民主之下粉饰暴政,在暴政之下鼓吹民主”的怪异现象,其实并没有多少奇怪之处,尤其在一些人格比较复杂且还存在着某些缺陷,而自己又不能较好自持的知识分子身上出现,那实在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或说症状在许多情况都存在着,只要留心去看也能够大体观察出来;在李敖身上表现出来的,只是其实比较典型、比较不加掩饰的特例而已。
众所周知,李敖之所以声名大噪,完全是因为他在蒋某管治台湾的那段时期敢于挑战威权的缘故。实际上,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民族,在一个万马齐喑、鸦鹊无声的肃杀年代里头,这种敢于充当出头鸟去挑战极权、威权的行为,必定会成为人们心目中嘉许、膜拜的英雄事迹,他的言论和举动,亦将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光辉篇章。民众给予的这种礼遇,对于广大知识分子而言,算得上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耀。
不过,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着的,随着整个社会不可抗拒地不断新陈代谢,历史上的黑暗年代再长,也总会有一个松动和终结的时候。如果黑暗年代尚未过去,这位勇者就已经远离,那么他在黑暗年代划着的那道亮光,将会永远被人们所纪念;但是,如果黑暗年代的消逝早于这位勇者,那么他与接踵而至的剧变时代之“互动”,就会显得有些微妙了。
一方面,随着社会在剧烈演变中不断进步,时代对于这位健在的勇者的要求决不会仍然停留在黑暗年代的水平之上,而是必然地提出更新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勇者要主动地去适应时代,而决不可在黑暗年代所取得的成就之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否则他很快就将会被时代所彻底忽略和遗忘,以往冒着巨大风险才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种种资本,亦会很快“缩水”和消耗一空。
另一方面,就象星星只会在漆黑的夜晚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一般,随着黑暗年代的终结,那些在对抗黑暗年代中冒起的反抗英雄头顶上那一圈圈在黑暗当中熠熠生辉的光环,亦难以避免地会被无处不在的光明所迅速冲淡,乃至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曾经的英雄们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并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李敖现象”实际上就是这种情形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已,两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李敖现象”的特殊之处仅在于,它属于在这种情形之上再揉进了李敖先生本身的一些特殊的人格,为这种情形平添了一层看似扑朔迷离的怪异面纱。个中玄机说穿了,其实也无比简单——李敖先生这些年来在自由世界那些为暴政粉饰、替暴君开脱、向极权谄媚的言行,其实只是一种怀念曾经令其辉煌的黑暗年代的一种无法自制的下意识行为罢了。一旦再次回到类似的黑暗年代,重新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压力,他身上那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极权的反抗精神和勇气,又将会在一瞬间点燃起来,那种涌泉般的灵感和智慧,亦会让他的妙语妙行有如探囊取物般信手拈来。
李敖先生这次在北大的表现,我认为完全就是这种压力作用之下“找到了感觉”时的自然表现,或曰本能反应。这种“压力”,李敖在其演讲中亦曾提及,如说在来之前一些“好心”的人曾“规劝”他“这不能讲那不能说”什么的;他自己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如他笑言自己没准会“没到长城,先进秦城”。同理,我也完全相信他的那番“没打草稿”的表白,因为我相信凭他的智商,完全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同时我也相信,李敖先生昨天的表现更多地是出自于一种本能的反应,而非来自于他的“情商”。我判断他内心里头并非不想与官僚们搞好关系,更不想“过把瘾就死”,只是这种强烈的本能反应令他无法完全自制,他只能用自己的“情商”收敛到“打擦边球”的程度。可笑的是那些画虎反类犬的晦气官僚,在私底下大光其火之余,恐怕还在神经兮兮地检视着自己到底在哪个关节上没把这个难以捉摸的李敖伺候周全呢。
话说回来,这种掺揉了李敖式人格的“李敖现象”,也并非一个仅有的特例。考察一下那位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的前苏联知识分子索尔仁尼琴,其表现也是差不多的。在前苏联的极权年代,寓居美国的索氏对前苏联的极权者一向持极为强烈和鲜明的批判态度;然而待到民主自由真真切切地降临至俄罗斯土地之上后,这位“俄罗斯的良心”却转而向了新权贵和激烈的民族主义,尤其是向某种程度上回潮到了威权统治之上的普京大帝表忠了。
某些曾经将索氏捧得比天还高的自由知识分子对其转向感到很是愤怒,于是撰写激烈文章对这位以往的偶像大加挞伐。但我认为,要是普京出于对索氏的“不放心”而向索氏施加压力的话,那么索氏恐怕立马就会产生令普京不快的反作用力的。好在普京的智商跟中国大陆的那些官僚们及其帮闲比高得简直不可以道里相计,决不会干出这等傻事来。
有人也许会质疑,那么节目“李敖有话说”自从开播以来,凤凰卫视的刘长乐先生难道也从来没有给李敖先生施加过什么压力吗?据我猜想,事实上恰恰正是如此的。进而我判断,在邀请李敖做节目的时候,刘先生还曾对他说过“有什么请随便说”之类的保证的。事实上,刘先生也无须对李施加什么压力,因为刘肯定是在对李作过详细的了解,对李的性格作过深入的分析,收集研究过大量李敖近一段时期以来的各种发言,进入过严密的论证后认为可行之后,才向李发出主持节目之邀请的。况且这个清谈节目也并非现场直播,在录制完之后要觉得有什么“不妥”,大可剪辑一番再播出。所以,在这一点上,长期浸泡在自由世界的刘先生,也比那帮官僚聪明、高明得多的。
明白了这种“李敖现象”的机理,以及“李敖式人格”的奥妙所在之后,我想我们就完全不必对李敖先生的一言一行耿耿于怀了。再说,象李敖这类型一向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旁人苛求得太多、再怎么苛求恐怕也是毫无用处的,反正是一时一势,改天时移势易,不用你去强求,他也会做得比谁都精彩。
了解了李敖先生以及他这类型的知识分子之后,您就会发现李敖还是那个李敖,以平常心相待之即可。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的是,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定是“李敖型”的,在暴政的淫威之下磨平了棱角,在极权的利诱之下彻底出卖了良知,也还是大有人在的,如那个武侠小说大家金某之流,便是后者的一个典型。
诚然,如果光从这些人在原来极权之下和现在威权之下的表现来判断,可能不太容易把两者区分开来,因为“李敖现象”和“金某现象”仿佛都同一种走火入魔的表现,但是只要有机会对其在极权压力之下的不同表现稍加观察,就能够非常轻易地把这两种类型分辨开来的。
总之,我一方面理解李敖先生近年来在自由世界的某些表演,另一方面更激赏李敖先生在北大的表现,当然更希望他通过这次北大演讲能够重新调整一下心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出往昔耀目的光芒,为驱散蒙在渴望自由的人们心头上的黑暗阴影贡献一分力量;同时也希望向往民主的朋友们能够善待李敖先生,不必期望太高,也不要放弃期望,最好能给予多些关怀;更想给那些脑中只有一根筋的官僚们免费上一堂课,教会他们不要总以自己那种蹩脚至极的极权逻辑模式和霸道思维惯性去量度来自自由世界的人们,否则到头来难堪的还是你们。
倘能达成以上目的,我想李敖先生的北大演讲最精髓的部分,才算得是完全被利用上了。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我觉得这有个礼节问题
--
dejavu
- (67 Byte) 2005-9-24 周六, 上午6:43
(256 reads)
这是李敖的聪明处,既表达了意思,又不撕破脸。其实擅打擦边球也
--
湘君
- (26 Byte) 2005-9-23 周五, 上午2:26
(299 reads)
也说明共产党气量更小。所以李敖可破口骂国民党,而不敢和老共撕破脸。
--
水蛮子
- (0 Byte) 2005-9-23 周五, 上午3:24
(26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917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