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是语言创造了什么还是创造了语言的什么》不只谈语言更是谈政治现实下中国文人的可怜、可悲与可恶态度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是语言创造了什么还是创造了语言的什么》不只谈语言更是谈政治现实下中国文人的可怜、可悲与可恶态度
所跟贴
《是语言创造了什么还是创造了语言的什么》不只谈语言更是谈政治现实下中国文人的可怜、可悲与可恶态度
--
Anonymous
- (31354 Byte) 2003-9-22 周一, 上午9:21
(303 reads)
武汉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谈诗论道》于坚对我引起的诗坛地震的评论
(106 reads)
时间:
2003-9-22 周一, 上午9: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谈诗论道
于坚
中国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写作,无论强调政治的还是标榜不问政治的,崇尚的都是“站在虚构的一边”。至今依然为诗人们津津乐道。政治抒情与自我抒情就惯用语来看,贺敬之式的抒情与海子式的抒情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站在虚构的一边”是一致的。“站在虚构的一边”,其实已经成为诗歌风气,常识、诗歌教育和诗歌体制。看看教科书,其实大都是依据是否“站在虚构的一边”来取舍作品。“站在虚构的一边”制造了大批的“高雅迷”。
但在八十年代后期,一些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从中国式的柏拉图主义里面走出来,诗歌中出现了“回到事物本身”的倾向。就语言来说,距离事物本身,距离身体最近的语言当然是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那种语言。例如卢梭在《忏悔录》里面使用的那种语言,这种语言的肉体性、语感、我手写我口,使诗歌偏离了诗歌体制,诗歌不再晦涩朦胧了,接近了生活世界,但是在传统诗歌体制内成长起来的读者并不接受。他们固执地认为诗歌是一个高雅的与人生无关的象牙塔。当代诗歌最有活力的部分,被斥之为非诗、粗俗。
在回到事物本身的写作里面,诗歌不再是抒情者的风花雪月游戏,而具有了史诗和证据的性质。“诗言志”,在“站在虚构的一边”的写作中,虚构的目的是为了暗示隐喻抽象的精神、思想。但“回到事物本身”的写作,把“志”理解为记录,史志的“志”。这显然是一个创造。在我看来,诗歌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是诗”,而是“创造了语言的什么”。先有语言的创造活动,才有“诗经”,诗是“取诸野”,而不是来自关于诗歌的定义。
为什么二十世纪的写作传统崇尚虚构?我发现,中国很少有卢梭、普鲁斯特式的自供状式的写作。昨天看凤凰电视台郑也夫教授讲“中国的信任危机”,其中说到五十年代以来的“杀熟”现象,就是检举揭发的对象都是熟人亲人。因为生人的事情不知道,没有把柄,捏着的把柄都是熟人的。我由此想到,人们为了在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中逃避灾祸,已经习惯于根据意识形态的要求虚构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的安全感只是来自对生活本身的隐喻、升华、依据既定的意识形态原则去粗存精的虚构、高雅化;那么坚持真相,坚持事物本身,就意味着不祥;因为作家不敢信任生活本身,它随时会成为大祸临头的把柄。
“站在虚构的一边”可以天马行空,不负责任,在形而上的精神王国玩弄语言游戏,自我戏剧化,令人景仰的乌托邦气息,超越于芸芸众生,“比你较为神圣”。“回到事物本身”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写作,它是我们时代生活状态的<语言证据>。试想卢梭如果生活在文革时代,《忏悔录》不正是最好的定罪材料么?杀熟都找不到门,自己倒统统供出来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一个最起码的道德和良知的底线,这个底线是超越所谓“阶级路线”的,古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是跟着此一时彼一时的“大义”去“灭亲”,那么人和人就永远无法彼此信任,任何关系只是积累“把柄”而已。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都是虚构的、暂时的,只是攻守同盟,迟早有一天要被揭发的。“回到事物本身”乃是一种危险的写作,因为换一个角度看,它就是“把柄”。“站在虚构的一边”则比较安全,因为无迹可寻。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于坚借《为自己创造传统》评论伊沙对我的反驳,我一直臭不出时间痛批,也因我无法进入几大点的坛子
--
武汉
- (20710 Byte) 2003-9-22 周一, 上午9:32
(100 reads)
因为开一小店忙得狠,不过我会找时间痛批此文
--
武汉
- (124 Byte) 2003-9-22 周一, 上午10:14
(73 reads)
于坚之流的恶劣评论法
--
武汉
- (5654 Byte) 2003-9-22 周一, 上午10:04
(108 reads)
《也谈诗论道》我对于坚害怕面对现实政治刻意为自己偏安与苟且偷生寻找借口的批判
--
武汉
- (3260 Byte) 2003-9-22 周一, 上午9:44
(8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427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