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阮大铖(流星划过夜空之二十五)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阮大铖(流星划过夜空之二十五)   
狗狗狗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阮大铖(流星划过夜空之二十五) (1021 reads)      时间: 2002-1-08 周二, 上午11: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近代著名大词曲家吴梅在二十年代有“过明故宫”云:南都经始,北兵飞至。问当初祝发皇孙,有多少传闻轶事。更弘光半年,更弘光半年。春灯燕子,金盆狗矢。不多时,野草迷天阙,秋槐发别枝。

其中春灯燕子,当指《春灯迷》与《燕子笺》。这还是雅人的骂。

当有那俗人的骂,是《桃花扇》里的门子(丑角):你是谁呀?我是裤裆子里阮哪。啐!半夜三更。只管软里硬里,奈何的人不得睡。

现在的南京城里,您若要找阮大铖故居。估计没人知晓;若您问裤裆子巷。或许有不少人知呐!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1586――1646)

万历末年,在党争最残酷的岁月里,这位皖籍的小才子步入了仕途。在那个年代,想当官而不卷入派系斗争,是万不可能的。青春的正义与才情的共鸣,都使他自然而然的混入了东林党一派。更何况,他的同乡暨挚友:左光斗就是个有名的东林骨干呢?左光斗不仅使他成为东林的一员。在仕途上也是一再提携。可是那些东林人物本身就是小人同而不合的一群乌鸦。正当阮大铖在左光斗的推举下,即将就任吏部的一个小位置时,他却受到东林内部人物的排挤。考科举不就是为了当官吗?不当官自己的抱负如何施展?阮大铖一怒之下投了魏忠贤的门下。这一投奔,竟遂了他的愿。可是,这阮大铖真不愧是政治眼光极其敏锐的人。眼见得旋涡转向了自己及自己的好友,他竟激流勇退了。临走前所言:“我尤善归,未知左氏何如尔”竟成谶语。第二年左光斗便在党争中入狱身亡。

左光斗死了,阮大铖又赴京升官了。这也使得左氏后人终不能原谅阮。

阮大铖从此以后在“好人”的眼里便成了不折不扣的阉党一员。可是只有阮自己心里象明镜似的明明白白:每次去魏忠贤府上拜访,他都极小心的用重金向魏氏秘书索回自己的进门条。等崇祯初年清算三种人的时候,调查组竟找不见这位阉党重量级人物觐见魏逆的证据!更可笑的是:远在魏逆垮台前,阮大铖就又一次辞官还乡了!真是神啦!

神奇的举动还不仅如此。崇祯皇帝刚一登基,还没想好怎么向魏忠贤下手呢!阮大铖参劾魏忠贤的奏本就从家里寄到朝上了。不过这一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却原来这小子同时寄出的是两份不同的奏本:一是参魏的,另一份却是骂东林党的!原来他是想探风头。这还了得?被东林哄得团团转并终于被东林党人送上了煤山歪脖树的崇祯皇帝,被气坏了!整整十七年(即终崇祯一朝)阮大铖没碰过朝服。

国家不幸诗人幸。而在阮大铖这里是官运不通文运通。政治上的失意却大大的激发了阮的艺术创作欲:一部《咏怀堂诗集》使他被后人誉为“有明一代唯一之诗人”他太知道文化人是如何作秀了。纸醉金迷之余,怎么能忘记江山社稷呢?怎么能忘记误解他的皇帝呢?

星占处士山中卧,影弄婴儿世上名。

但使榆关销战斗,何妨花坞有深耕。

好一付处江湖之远不忘其君的忠臣模样啊!散原老人评阮诗云:“不以人废言,吾当标为五百年作者”极高的评价!

然而,真正能立于五百年之后而不朽的,则是他的戏曲。《春灯迷》、《燕子笺》为他在中国戏曲史上赢得了与李渔同等的地位。张宗子有云:要如阮圆海之灵奇,李笠翁之冷隽。盖不可多得者矣!

甲申国变。各色人等摇身一变都成了爱国者。什么党啊!派啊!国啊!家啊!这时候汇成一句话:“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

只要你不想死,那么,你就是汉歼。于是乎,钱谦益带着美妾柳如是登场了:那柳如是头上插着野鸡毛,摇摆着进了军营。自称是昭君扮相。说书的柳敬亭怀揣着惊堂木身着戎装也吵着要上前线。可是这时候,人们却发现整个南明小朝廷里能谈兵的却是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那马士英的几万贵州勇士就在金陵城住着,谁敢说他不知呢?阮呢?竟有诗为证:“谈兵夜雨青油幕,买笑春风锦瑟房”更何况他是马士英的旧相知呐!

真假戏子们在清军的铁蹄面前迅速做鸟兽散。阉党余孽阮大铖和东林领袖钱谦益手拉手的出城迎接满洲人,作了贰臣榜上的同志。而另一位“坏人”马士英,却辗转抗战。最后在四明山,殉了大明国。

阮大铖的死亦颇有戏剧性。他和桃花扇里的另一位人物杨文骢死在了同一地点(同一事件同一场景同一时间。颇合西洋戏剧的三一律)。那杨文骢,在《桃花扇》里便是那逼爱国妓女李香君改嫁并用香君MM的鲜血画扇的人(明末大画家董其昌弟子)。此时是明王朝最后的几支武装力量之一的领导者。清军入闽,杨设伏于仙霞岭;而清军的领路人就是刚投降不久的阮大铖。就是他领着清军入了埋伏圈的。但是,杨文骢的兵比不上八路军神勇,大清国的铁骑比日本鬼子更凶。仙霞岭一役,清军大胜,杨重伤被俘。不屈而死。

阮大铖亦于混战中被清军识破而触石殉国。是为1644年。终年58岁。

羊羊羊以前总是设想:如果仙霞岭战役明军大胜的话;那阮大铖会不会是个王二小被咱们编首歌唱颂也未可知呐!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9226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