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黎明:童话一条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黎明:童话一条沟   
所跟贴 好看好看!谢谢转帖。 -- Anonymous - (0 Byte) 2003-6-28 周六, 下午11:51 (117 reads)
诺微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谢谢鼓励,我也觉得好看 (217 reads)      时间: 2003-6-29 周日, 上午2:4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是河南濮阳市农行的,跟老枭一样是“民间写作”,呵呵,老枭还须努力啊~~~

作者在搜狐有个专栏:http://news.sohu.com/81/38/subject205633881.shtml



黎明:泛侵略主义



2002年12月7日



  “主义”有两种存在形式:理论的存在和事实的存在。事实上存在的主义大致如“事实婚姻”,无名而有实。虽然缺乏权威认定和书面阐述,但对生活、精神的影响,却不见得比成理论系统的主义小多少。“泛侵略主义”即存在于中国人意识中的一种“事实主义”。惯于把自己作为被侵略者,把一些寻常事往“侵略”上生拉硬拽,是它平时的表现。在特定情景中,它会不失时机的突然发作并“风起云涌”一阵。有它在,连一些卖苦力都卖不顺当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骂成“卖国贼”;对老外“热烈欢迎”的呼喊,没准哪天就变调成“鬼子进村了!”



  要了电器、汽车等许多洋货在国内卖,不少赚钱的同时又骂这是“经济侵略”。既如此认定,那国内定货的、经销的就成了引鬼子进村的汉奸了。谈判的时候,该不会对外商说的是“欢迎对我们侵略”吧?咱的商品如今也进入海外市场了,让咱有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那咱算不算对外搞“经济侵略”呢?一边铺上大红地毯对外商远接高迎,把引进多少外资作为重要政绩大谈特谈,一边说各国资本家要在中国建立“桥头堡”搞扩张、渗透,指出来者怀着“亡我之心”,这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太离谱。这等于说咱中国人幼稚的可以:一面热情张罗“与虎谋皮”,一面指望老虎“养虎成患”。这简直是拿我泱泱大国的改革开放和礼遇万邦开涮。楞把堂堂正正的事业论证成居心叵测的宵小所为,如此“理论家”及其“理论”,不要也罢!



  在有些人看来,“经济侵略”已让我受“割地赔款”之辱,“文化侵略”也在毁我“精神文明”。在选择进口文化产品方面,内外确有不同的文化标准。老外那边一直纳闷中国人为什么老是选他们出的“下三滥”产品,其实咱这里心里透亮。道理再简单不过:一要买着省钱才好赚钱,二要非看它的阴暗面不可。回头反咬一口:你小子对我“文化侵略”。至于涉及盗版、知识产权什么的,即便他“侵略”到了千家万户,有人会极力帮他消除“侵略”的坏名声,或缩小其“侵略”范围。这种“侵略”是非要被侵略者赔款不可的,能不承认就不承认,是为智。



  咱不买强国的货,叫捍卫权益;老外不要咱的货或不给咱所要的东西,那叫对我封锁、制裁。咱的和尚道士去外国运气捉鬼,那叫弘扬国粹和文化交流;西方传教士来中国那叫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李小龙打得外国武士尸横遍地、狼奔豕突,外国人却捧他做了国际大红星、大英雄;要是外国影片中把中国人打成那样 ,同胞中谁要是不气炸肺,咱能不打他个满脸桃花开?奥运申办成功,海外华人大张旗鼓集会庆祝北京击败他们的居住地,若在中国的外国人有此类举动,那不是骑在人脖子上拉屎吗?印度和阿拉伯的文化对中国影响不小,亚洲橡胶非洲铜进口不少,咱不曾说他们是在侵略我们,理由其实是它不比咱强。如此比较起来,内外的确有别,中国人的特点是:对强者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被侮辱者、被制裁者、被侵略者的角色自认,以不同的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外人。别以为“崇洋媚外”的和热衷于“泛侵略主义”的不是一伙人。有官员的表演为榜样,考“托福”、忙签证、炫耀“洋气”的同时,反侵略、反霸权的口号也能喊得震天响;招摇“进口设备”、“进口原料”、通过“xx认证”的同时,也会鼓吹抵制洋货;钻营“国际大奖”的同时,也会可劲糟践老外设的奖项。实现这般“有机统一”而毫无心理障碍,这绝对够得上专业水平,都有资格成为“虚无党”党员。



  对同样的行为、情景有截然不同的认定,当然是心态、文化问题。曾经被欺侮,已经习惯把自己当受气包,所以我说这是一种殖民地心态;长期在外仇内耗中“自力更生”,一旦不面临“卖国”与“侵略”里应外合的险峻局面,反倒觉得心里没了底,咋想咋不踏实,所以我说,这还是一种“苦斗精神后遗症”。任“泛侵略主义”泛滥下去,主要危害有二:(1)积累盲目仇外排外的“义和团情结”,误导对世界、对大势的判断。(2)执守弱者、卑者的低标准与非理性、非道德的多重标准,民族精神与文化欲振而不能,严重的“民族人格分裂症”将断送民族前途与中华文明。



  民主的胜利使得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民族竞争的得失也不再取决于炮火硝烟的战场。若有逆潮流而动的无赖国家,抱定侵略、占领、灭亡我国的战略与国策,这必须向国民讲清楚,否则将成为民族的罪人。可如果在不难断定的情况下还讲不清道不明,那就别整天价“拨剑四顾心茫然”。有意无意地培养国家、民族间“你死我活”式的深仇大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侵略定义》中规定,“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因侵略行为而取得的任何领土或特殊利益,均不得亦不应承认为合法。”说人对我“侵略无限”,有什么光彩?明明是两相情愿做贸易、搞交流,划算得来就干,划算不来就拉倒,和“侵略”鸟不着的事嘛!早年间,并没有人拿枪逼着咱老老老爷爷们抽大烟,咱不争气的祖宗却抽了个昏天黑地,即便没人侵略,国家命运能好到哪儿去?如今咱自己不争气的事也有不少,有些还是致命的毛病。往外人身上一推六二五,想得个六六大顺绝无可能。是咱自己的责任咱就该承担起来,多一份平常心、公允心,多一份宽容和坦荡,按同样的规则赛智角力,这比千遍万遍地喊“又当孙子啦”好得多!



  辛酸备尝的经历与科学落后的背景,既能给我们异常的、复杂的感受与经验,亦能教一个民族全心关注现实具体问题而缺乏远大目光。审视历史与大师,我们会发现,一些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亦曾陷入民族主义泥沼而阻滞了思想的飞扬。因而,用民族主义包装的“泛侵略主义”大行其道势在必然。曾几何时,风传参加“入世”谈判的中国代表团签了丧权辱国的“新二十一条”回来,如此险恶、卑劣的小人伎俩亦能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不正是借了“泛侵略主义”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底蕴”作祟的结果吗?



  建设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呼唤对外心态的现代化。“汉唐气度”,魂归来兮!




http://news.sohu.com/81/38/subject205633881.shtml >黎明专栏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97143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