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请那些总是喜欢马马克思的人读一读──【鲁连】马克思捍卫出版自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请那些总是喜欢马马克思的人读一读──【鲁连】马克思捍卫出版自由   
洪哲胜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请那些总是喜欢马马克思的人读一读──【鲁连】马克思捍卫出版自由 (281 reads)      时间: 2003-4-28 周一, 上午12: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连】马克思捍卫出版自由

    ──介绍马克思发表在《莱茵报》上的论文

    《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





┍────────────────────────────┐

│ 很多人都把中共政权的消息意见封锁、书报检查制度,理所 │

│ 当然地归罪于共产党的老祖宗马克思。然而,受尽书报检查 │

│ 制度之苦头的马克思,则是坚决反对国家对出版自由之剥夺 │

│ 的。                         │

│                            │

│ 四川的《野草》在1979年曾经勇敢地发表了鲁连的一篇阐释 │

│ 马克思捍卫出版自由的文章。我们在此特于转载,一方面谴 │

│ 责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共,一方面还马克思以他的争取出版自 │

│ 由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来纪念刚刚于3月底去世的睿智 │

│ 的鲁连。               ──洪哲胜编按 │

└────────────────────────────┘





拿破仑早就说过:“出版决定一切。”在现代社会,事实差不多就是

如此。书籍、报刊和文件,主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能发表的思想

和意见,既然分散在孤独的个人头脑中,便只能落得悄悄消失的命

运,或者作为群众情绪模模糊糊地存在着,无法形成一种力量。



因此,人民必须拥有出版的权利,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



现代国家无不把“出版自由”的条文,写在各自的宪法上,而伸之以

不见条文的书报检查制度。出版自由和书报检查制度,两者是否相容

呢?



马克思用多方面的论证,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依照论文的先后次

序,作一个提要式的介绍。



§§一、人民生活强烈需要出版自由



如果只让少数宫廷丑角享有思考和述说真理的权利,人民就是只能依

赖他人、不能独立的人民。要保护人民的发言权,即出版自由,就必

须真正喜爱它,感到需要它,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就不会美满。



§§二、援引既成事实,并不能说明真理



因为从来就没有自由的出版物,所以自由的出版物就不应该存在。因

为出版物从来就是由政府批准的,所以不由政府审查批准的出版物就

不能存在。



如果这样的道理成立,那么,因为从来就说是太阳绕地球旋转,所以

伽利略说地球绕太阳转,就的确应该被送上火刑场;因为从来都是农

奴服从主人,所以,农奴的解放就是大逆不道的了。



真理有时并不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不敢设想未被准许的事物也应该存

在,不敢面对尚被压抑的真理,乃是懦夫和惰性生物的特徵。



§§三、严格检查制度使民族精神发展

  蒙受不可弥补的惨重损失



严格检查制度造成了几十年既不生产也不需要精神食粮的状况。出版

物的堕落带来了人的精神堕落。



§§四、出版物只负有自身份内的历史职责,

  对它提出额外要求是十分荒谬的



要求出版物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或者要它对“反革命”复辟负

责,或是要求它制止犯罪等等,这无异于一个作家仅因为医生治好了

他的病、未能保证他的作品不被修改而大发雷霆。



“人民的缺陷同时也是他们出版物的缺陷。”“谁不原谅出版物的民

族的和时代的过失、却原谅书报检查制度的反民族反时代的罪过

呢?”



§§五、“一切均不完美”的肤浅观点,

  不能用来说明任何问题。



“在衡量事物的存在时,我们应当用内在思想实质的标尺。”“即使

人类的一切由于它的存在就已经不完善,难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

我们应当混淆一切,对善恶、真伪一概表示尊重吗?”



自由的出版物即使是不完善的,也应当存在,因为自由出版物“本身

就是肯定的善,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与此相反,检查制度是

不自由的体现,是以表面的世界观来反对本质的世界观的斗争,它只

具有否定的本性。”



§§六、自由为人所固有。体现普遍自由的自由出版物

  比体现特殊自由的受检查的出版物更有权利存在。



“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

可见,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候表现为特权,有时候表现为

普遍的权利而已。”



书报检查是以个别人的特权的方式实现着出版自由,另一方面就是人

民的出版自由。“这个问题仅仅是在现在才有了正确的提法,问题不

在于出版自由是否应当存在,因为出版自由向来是存在的。问题在于

出版自由是个别人的特权呢?还是人类精神的特权?问题在于一面的

有权是否应当成为另一面的无权。”“精神的自由”不比反对精神的

自由”有更多的权利吗?



§§七、出版物的好坏,不能用它是自由出版的、

  还是受检查的出版物来区别



应当按照出版物的实质,即内在的特征来区别好坏。“出版自由同出

版物的实质相适合,而检查制度则同它相矛盾。”“受检查的出版物

既使长出好的果实也是坏的。”“自由的出版物即使长出坏的果实也

仍然是好的。”“阉人即使有好的歌喉,但仍然是畸形人;自然界即

使也会长出奇形怪状的东西,但仍然是好的。”



§§八、检查者本身应受到检查,真正的检查是批评



“就算检查制度和出版的天性是不可分的(虽然没有一种动物,尤其

是有理性的生物是带着镣铐出世的),那么,由此应当得出什么结论

呢?结论只能是检查官正式实现的那种出版自由,即检查本身,也需

要受检查。除了人民的出版物受检查,还有谁能检查政府的出版物

呢?”



§§九、为争取制定出版法而斗争



在出版物中,检查者的意志决定出版物的命运,被检查者成了听天由

命的羔羊。制定出版法,就是确立双方共同遵守的准则。“法律不是

压制自由的手段”,“恰恰相反,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

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

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的圣经。”



§§十、预防性的法律不应存在,检查法永远非法



预防性的法律本身不具备尺度和准则,没有确定的范围和限制。法律

不能用来预防人的行为,只有法律被触犯的时候,它才成为法律而生

效。



检查制度是防备自由的手段。“人体生来就是要死亡的,因此,疾病

就不可避免。但是,人们为什么不是健康的时候、而只是在生病的时

候才去找医生呢?”



检查法包含着一个荒谬的前提,它预先就认为每件出版物都是坏的,

必须受检查。



正如一个外科医生预先就确定每一个人都必须开刀动手术,而对每一

个健康的人构成一种威胁。



“书报检查制度正如奴隶制度一样,即使它千百次具有法律的形式,

也永远不能成为合法的。”



§§十一、检查法效果适得其反



“检查制度使每一篇被禁作品,无论好坏,都成了不平凡的作品。”

“在实行书报检查制度的国家里,任何一本未经检查而出版的禁书都

是一件大事。它被看做殉道之士,而殉道不可能没有灵光和信徒。”



“由于人民不得不把具有自由思想的作品看做违法的,因而他们总把

违法当做自由,把自由当做非法,而把合法当做不自由。书报检查制

度就是这样扼杀着国家精神。”



§§十二、出版不能贬为行业,作品不能贬为手段



精神生产应当符合自身特殊的规律,不能简单按单纯物质生产来对

待。把出版仅仅当成商业事务是产生不了好作品的。作家绝不把自己

的作品当做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

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

己个人的生存。



§§十三、作家不能划分为够资格的和不够资格的两类



“够资格的”与“不够资格的”,只有读者有权利进行评判,而且只

有事后才能决定,而不是事先决定的。



那需要把作家分为“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两种人,正是打算利

用外部特权的掩护,而冒充够资格的不够资格的人。



如果说,只有“够资格”的作家才配发表作品,那么,也只有够资格

的读者才配阅读作品。结果就是唯一够资格的作家正是唯一够资格的

读者──自己享有取得和阅读他自己著作的特殊权利。



回顾历史,本国政治发展缓慢和著作界贫弱的原因,就是这些所谓

“够资格的作家”造成的。他们横亘在人民同精神、生活和科学、自

由同人中间,厚颜无耻地把那些吹嘘拍马、空洞无物的文章当做旗帜

挥舞,扰乱和阻挡着探索真理的视线。



“我国的著作界,将由那些不属於够资格之列的作家创立。”



§§十四,出版自由关涉到普遍的自由



“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如果认为这只是一个特

殊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特殊范畴内的一般问题,自由终归

是自由,无论它表现在油墨上、土地占有上、信仰上或是政治会议

上。”“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就象身体的一部份制约

着另一部份一样。只要某一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

题。”



综上所述,出版自由和书报检查制度水火不相容的性质,已经得到充

分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乃是法制与专制的对立、理性和蒙昧的

对立。马克思怀着强烈的民主感情,披坚持锐,以科学论证为武器,

向黑暗的势力进击,所向披靡。



末了,我们再援引几段马克思的精彩原文,以飨读者。



“检查制度没有消灭斗争,它使斗争片面化,把公开的斗争变成秘密

的斗争,把原则的斗争变为无力量的原则与无原则的力量之间的斗

争。从出版自由的本质自身所产生的真正检查是批评。它是出版自由

自身产生的一种审判。检查制度是政府垄断了的批评,但是,当批评

不是公开的而是秘密的、不是理论上的而是实践上的时候,当它不是

超越党派而是本身变成党派的时候,当它不是作为理性的利刃而是作

为专横的钝剪的时候,当它只想进行批评而是不想受到批评的时候,

当它由于自己的实现而否定自己的时候,以及当它由于批判能力尚差

而错误地把个别人当做普遍智慧的化身、把强力的命令当做理性的命

令、把墨渍当做太阳上的斑点、把书报检查官涂改时画的叉叉杠杠当

做数学作图、而把粗暴蛮横当做论据有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

难道批评不是已失掉它的合乎理性的性质了吗?”



“起败坏道德作用的只是受检查的出版物。最大的罪恶──伪善──

是同它分不开的;从它这一根本劣点派生出它的其它一切没有丝毫德

行可言的缺陷,派生出它的最丑恶的(就是从美学的观点看也是这

样)劣点──消极性。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到的只

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

要求人民拥护这种欺骗。至于人民本身,他们不是有时在政治上陷入

迷途有时又什么都不信,就是完全离开国家生活,变成一群只管私人

生活的人。”



“这些人怀疑整个人类,却把个别人物神圣化。他们描绘出人类天性

的可怕形象,同时又要求我们拜倒在个别特权人物的神圣形象面前。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

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自由的出版物是变物质斗

争为精神斗争,而且是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理想化获得体现的文

化。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在自己面前的公开忏悔,而真诚的坦白,大

家知道,是可以得救的。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

神上的镜子,而自我认识又是聪明的首要条件。它是国家精神,这种

精神家家户户都只消付出比煤气灯还少的花费就可以取得。它无所不

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是从真正的现实中不断涌出、而又以累

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去的思想世界。”



我们相信,任何有思想、爱自由的人,读到这些深刻有力热情睿智的

话语,都会神清气爽、痛快淋漓、激情振奋,获得追求真理的勇气,

信心和力量。这些话语是一颗颗思想的珍珠,而整篇论文则是一顶镶

满珍珠和宝石的金冠。有兴趣的读者,能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

《马克思论艺术》第4卷中间,读到全文。(1979年3月19日)



〔原载《野草》第2期〕



〔转载自《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362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