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ZT《联合早报网》中美关系论坛 :美国真的邪恶吗? |
 |
所跟贴 |
【按:新时代‘新帝国民主殖文化主义’探索】ZT秋风:伊拉克战争与民族主义的消退 -- Anonymous - (12802 Byte) 2003-4-13 周日, 下午6:57 (110 reads) |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所以能够胜利,凭的是美国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际霸
主地位。前者使它的军队攻城掠地,战则能胜;后者则让本来弱小的对手不
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有力帮助。不过,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美伊战争的内涵
超出了两个国家的较量,它深蕴着西方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冲突。虽然反对
暴政和热爱民主自由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关怀,这一点无疑在萨达姆政权的垮
台上起着重要作用,但两个文明的冲突却以某种方式尖锐地存在。
四月九日,在各大电视网播出了入侵伊拉克美军的坦克拉倒巴格达市中心萨
达姆塑像的情景之后,入侵国政府内部喜形于色。但美国《华盛顿邮报》报
道说,“面对巴格达——这一在阿拉伯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的沦陷,
多数阿拉伯人的反应是愤怒、震惊和沮丧。” 事实正是这样。据中新网有关
报道,从沙特阿拉伯到摩洛哥,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萨达姆为什么没
能如其宣称那样,誓死保卫伊拉克首都,结果让阿拉伯土地遭到外人蹂躏?
对绝大多数阿拉伯人来说,美军并没有解放巴格达,而是将其彻底占领,并
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遇见的大灾难。许多愤怒的阿拉伯人指出,萨达姆政权在
美军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举动,结果导致阿拉伯人民的心灵受到极大冲
击。美军坦克轻易占领伊拉克首都说明,今后中东地区的未来将可能再次由
美军主宰。巴格达不战而降对阿拉伯世界的震荡绝对不亚于1948年以色列建
国和1967年那场失败的阿以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仇
恨,是阿拉伯世界的耻辱。
理查德·恩格尔是美国广播公司驻伊拉克的战地记者,自从对伊战争打响后
他就一直呆在巴格达。他见证说,“我非常诧异地看到随着塑像的推翻,一
些伊拉克人群开始欢呼,并挥动着他们手中的T恤。不过他们举着的是伊拉克
国旗,而不是美国国旗,我认为,他们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未来是属于
伊拉克人民的。”恩格尔随即采访了附近的一些伊拉克人,问他们“快乐
吗?”他们中的一些人避开他的问题回答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接下来将发生
什么。这点美国入侵的军人更有体会。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10日报道,美
军中央总部所属陆军司令部急令在伊所属各部:除在美国政府的驻伊机构
外,任何官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悬挂星条旗!为此,第五军军长瓦莱斯将
军警告他的参谋部说,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小事。当陆战队员在巴格达市
中心将国旗蒙在萨达姆脸上的时候,中央总部前进指挥所里的中级和高级军
官们还情不自禁的鼓掌。然而,几分钟后,陆战队员赶紧取下美国国旗,换
上一面伊拉克国旗。美国能给这样的阿拉伯国家成功地进行西方化的改造
吗?这是个疑问。
当代世界的伊斯兰研究权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纳·路易斯
(Bernard Lewis)在著作中认为:究竟这场战争的经济文化宗教与历史根源
是什么?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萨达姆政权的消失而告终。根据路易斯的探
究与分析,当今世界恐怖活动的猖獗,起源于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对西方经
济繁荣和现代文明的仇恨。而这种仇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阿拉伯世界穆斯
林出于对复兴伊斯兰文明的渴望,要跟以基督教文明为特征的西方世界进行
一场持久的决战。作为美国人的这位学者难免有“东方学”的观念,但确
实,伊斯兰激进分子不但完全归罪于西方,而且仍然缅怀着伊斯兰世界的辉
煌过去,认为伊斯兰教义从整体上提供了解决一切社会弊端的药方,因此顽
强地企图按照伊斯兰教义来对抗西方,甚至想以此改造整个世界。由此西方
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冲突不断。
事实上,在历史上,阿拉伯文明曾经十分辉煌。在7世纪初时,穆罕默德揉合
并发挥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文,创立并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从此一个一直
处在蒙昧时期的民族进入了文明兴盛、繁荣的时期,不但建立了地跨欧亚非
的庞大帝国,而且科技、文化都发展到很高水平。但到了近代以后,阿拉伯
文明渐渐衰落。随着历史的发展,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阿拉伯文明日益显示
出其僵化、保守的缺点。阿拉伯的奥托曼帝国,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个伊斯兰
帝国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称雄世界,但是在1918年因为战败而被西方瓜分
了。从此在自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以来的西方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冲突,后
者处于了严重的劣势,并一直在不断的退败之中。阿拉伯世界在反抗西方世
界的入侵中,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固性和盲目排斥敌意的强势文明的倾
向,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局限了这个民族的自强和新生机会。有一个例子是
很好的说明。在联合国公布了2002年人类发展指数之后,一份有关22个阿拉
伯国家情况的专题研究报告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该报告发表之初,曾有
阿拉伯阵营的人指责该报告是“反阿种族主义者的阴谋”。直到搞清该报告
的作者是清一色的阿拉伯学者之后, 这种有阿拉伯特色的“阴谋论”才告结
束。
现在,阿拉伯世界不但分裂为许多大小不同的国家,且相互争斗不休,而且
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仍然十分落后。就科技、卫生、文化和社会状况来看,
阿拉伯国家情况甚至比经济情况还要糟糕。在科技成就方面,阿拉伯国家中
排名第一的是突尼斯,列世界第51位,而以色列则名列世界第18位。在卫生
方面,阿拉伯国家情况最好的是科威特,其初生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11.6,
比以色列的穆斯林巴勒斯坦人高出两倍,比以色列的基督教巴勒斯坦人高出5
倍。更不要说象埃及这样的国家,初生婴儿死亡率竟高达千分之43.5。在文
化方面,阿拉伯国家的文盲比例高达38.7%,甚至高于非洲下撒哈拉地区的国
家,在全世界倒数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则只有6.6%,一些阿拉伯国家干脆
禁止公民上网。在社会状况方面,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地位之低列世界第二
(仅次于非洲下撒哈拉地区的国家)。阿拉伯妇女的文盲比例高达51%,仅有
10%的妇女上过高中。
国际学者基本上在阿拉伯文明衰落的原因上得成了共识:阿拉伯各国都形成
了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和单一信仰,对异国文明缺乏最起码的包容力的封闭
社会。仇外排外、歧视妇女和拒绝现代文明成了这种社会的基本特征。阿拉
伯人或许还记得他们历史上的辉煌,但肯定已经忘记了这种辉煌形成的原
因。当年是来自欧洲的哲学、来自中国的科技和来自犹太人的宗教思想哺育
了后起的阿拉伯文明。是多民族共存、多文化交流产生了阿拉伯人的创造
力。如今,这些创造力随着单一文化的称霸而被扼杀了。
从阿拉伯文明的衰落上看美伊战争,我们能更加看清伊拉克惨败的深层原
因,这是弱势文明在强势文明下的必然失败,也是弱势文明不求进取的自食
恶果。如果说阿拉伯的奥托曼帝国在1918年因为战败而被西方瓜分是第一次
浩劫,那么,这次伊拉克的战败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第二次劫难的开始。也
许这次浩劫能促使阿拉伯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从此奋发图强。也可能美国
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明从占领伊拉克开始的新的殖民运动,能促成阿拉伯世
界与西方文明交汇,从而产生新的活力。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文明,只有西方文明获得了充足的现代性。由阿拉伯文明
联想到东方世界的儒教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遭遇有许多相似点。在十九世
纪以来的西方强势文明的入侵下,处于不断僵化之中的东方儒教文化圈遭到
了厄运,儒教文化圈自足一体的世界分裂了,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由于东方文化圈不是阿拉伯世界的那样单一民族国家,儒教文化
圈内部各民族国家在反抗西方文明中采用了不一样的方式,结果呈现了不一
样的情况。日本迅速西方化,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功,反过来侵略了其它同文
化圈国家。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现在仍处在民族分裂的阵痛中。作为儒
家文化圈的中心的中国在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中步履蹒跚,向现代文明社会
转型极其艰难,现在还民族分裂,台海分治,被西方强国分而治之地利用来
破坏中华文化复兴。曾作为东方国家共有的儒教文化,再次复兴的机会更是
十分渺茫。
我曾经在悲观失望之中为中国描绘了一幅未来的梦魇图景。西方势力和李登
辉们将中国分成了七个,或十几个国家,就像现在的台海关系一样,就像现
在的阿拉伯世界各个国家的关系一样,互相争斗,被西方强国纵横捭阖,分
化利用,各个击破。在1840年开始的一次漫长的浩劫后,又发生了第二次中
华民族的劫难。那时,现在的美国的入侵伊拉克的悲剧将在东方重演。我现
在强迫自己不这样想了,我安慰自己说,中国不像阿拉伯,我们不会分裂成
许多国家,我们有自知之明,我们自觉地开放,强国富民,加速民主化进
程,尊重普世的神圣人权,我们自己会使自己强大起来、繁荣富强。这样,
我们不需要美国用B52轰炸机与“炸弹之母”来我们这片古老的国土上,炸开
封闭和落后,强行通过第三次“鸦片战争”来“解放”我们的民族,强行杂
交我们的文明。
2003-04-12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