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世界上最大的生存战争正在中国发生,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炸弹将在中国的心脏爆炸,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灭顶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世界上最大的生存战争正在中国发生,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炸弹将在中国的心脏爆炸,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灭顶之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世界上最大的生存战争正在中国发生,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炸弹将在中国的心脏爆炸,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灭顶之 (782 reads)      时间: 2003-3-27 周四, 上午6:25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世界上最大的生存战争正在中国发生,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炸弹将在中国的心脏爆炸,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灭顶之灾希望不会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美伊大战将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美英基督新教与中东伊斯兰教和欧盟天主基督旧教之间争霸自由世界、控制原教旨臣民和保护石油负熵市场利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芦笛在《老枭又发酒后狂?兼问重病余大郎》中谆谆告诫“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所必需,而且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所必需。有志于中国最终实现民主化的同志必须看到这一点,用鲜血和生命来维护中美关系,缔造中美亲善气氛。不此之图,让中美关系恶化甚至破裂,只会逼迫那个独裁政权大幅度左转,彻底关上国门,变成北韩那种不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狗屎堆。统治者真要这么办,那大家还不是只有干瞪眼,就像只能对慈父领袖和亲爱领袖干瞪眼一样。再重复一次:我认为,和平演变需要的是中美合作和良性互动的健康大环境,不是对抗。后者只会以激化了的国家民族矛盾冲淡国内矛盾,帮助党内死硬派打“民族主义”这张救命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东回回出来抢了“美国头号敌人”这把本该咱们坐的交椅,真是国人的福音。”



缺少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经验的老小布什大战中东一号傻大母弹——猴赛隐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小布什调来的美军是钱堆起来的,将士们个个努力但都惜命,猴赛隐身边的卫队轻武器装备并不比美军差,大小头目还都是村里和死人堆里挑出来的,二军对阵天上的飞鹰未必能制服地下的毒蛇,战不赢总有一天要坐下来谈判。外面的战火真精彩看看就罢了反正军火不能当饭吃,但是同胞们在观战助威幸灾乐祸之后别忘了看看自己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等剑掉下来时家里没了亲人再哭就晚了,希望同胞们都能发出保卫黄河复兴中华的吼声,坚强地活着笑到最后那才是最高的高人。



海外改良工程师



邢国鑫

2003/3/26

草于 美国 佛罗里达洲





摘自郑义的《中国之毁灭》 六亿人头顶的七柄悬剑



黄河中下游河床每年以10厘米的速度增高,自1949年建政以来已三次加高大堤,不仅耗资巨大,而且进入了无解的“愈险愈加,愈加愈险”的恶性循环。下游河床,已高出济南5米,高出开封10米,高出新乡15米,高出郑州20米。一旦堤防溃决,上亿人的生命和黄淮平原的城市工厂,都会遭受惨重损失。这不是一条河,这是顶在中国人头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据统计,进入九十年代,中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产值处於江河的洪水位之下。(27)“悬河”千钧之危,全系於堤坝拦堵之一发。全国堤防已长达20余万公里,就是铜墙铁壁,也有溃塌之虞,更何况经费紧缺,防洪标准偏低,多数仅能防御十到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最高的黄河下游堤防,也只能防御六十年一遇的洪水。1998年洪水,长江堤防出现险情数千处,其中近2 000处随时可能决堤。即使下了“死守必保”的军令,也是防不胜防,嘉鱼县、九江市、公安县等多处长江干堤决口……在东北,拱卫大庆油田的三道堤坝也被嫩江洪水冲毁,两千多口油井被淹没……只要河床淤积增高的趋势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总有一天,半个中国会成为洪水滔天的泽国。七大悬河——高悬於中华民族头顶上的七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死亡2.6万的历史事件:世界最大的水库群垮坝事件发生在1975年8月8日黄河流域



李国英在2003年全河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黄河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主河槽淤积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料。小流量过程致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严重淤积,河道萎缩加剧,河道平滩流量急剧下降。试验中发现,在夹河滩至孙口河段主河槽的淤积萎缩最为严重,局部河段1800立方米每秒就漫滩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赵振国 , Mar 22,2003,10:20



未来的5到10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965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