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杜导斌发表在“新世纪”的文章、顺便澄清这次活动鲜明的国内发起性质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杜导斌发表在“新世纪”的文章、顺便澄清这次活动鲜明的国内发起性质
安魂曲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标题:
转贴杜导斌发表在“新世纪”的文章、顺便澄清这次活动鲜明的国内发起性质
(434 reads)
时间:
2003-3-09 周日, 下午6:11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安魂曲按:从杜导斌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确认两点---
第一、这次签名活动公开信主要是杜导斌创作、王怡修改的,其他任何人尤其是海外人士最多只是对公开信提了些反馈意见而已,更谈不上“执笔”、“把关”、“审定”;
第二、这次签名活动的消息首先在海外公布,绝非杜导斌等国内发起人的本意,而是海外某发起人在未充分尊重国内发起人意见的情况下,首先抢发“新闻”的结果。这种冒进做法不仅给海内外朋友增加了许多误解、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而且还直接造成了海外首先公布的公开信“定稿”在数小时内不得不收回进行重要修改的尴尬和遗憾。
第三、这次签名活动几乎可以说完全由国内杜导斌、王怡等知识分子发起组织,海外发起人的作用相比之下最多只能说是“敲边鼓”。任何直接间接暗示这次签名活动实际由海外人士发起、主导、操作的言论,都是极端歪曲事实不负责任、并且可能对这次签名活动最终目的的实现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
因此希望莫名其妙、蟋蟀、随便等网友,今后在公开批评个别海外发起人时,不要把他们当成这次大陆签名活动的主流或者可以对活动“说了算”的什么人物,最终把这次良心运动(虽然我本人并不赞成目前这样大搞)的所有积极意义都象可怜的孩子一样连同那些脏水给泼掉了。
同时我也希望某些海外发起人、尤其是那些敏感的政治人物,在面对网友们可能存在误解的质询(如“这篇公开信似乎出自海外人士的手笔?”这样的问题)时,主动出来理直气壮地辟谣、而不要在关键问题上故意含糊其辞,到头来还逼得杜导斌这样的大陆发起人不得不冒着很大风险自己出来说“《公开信》的作者是我,杜导斌,而不是任何他人”不可----其实某些海外发起人如果在蟋蟀等网友提出质询的当时就把“公开信绝对出自大陆人士手笔、我们只提了很少意见”这样的话说清楚,这类不良谣传及其影响早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消除了,而公开信的真正作者杜导斌也间接得到了保护)
杜导斌:就海外对《公开信》的谣言作些澄清
杜导斌
《关于刘荻案致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公开信》在海外网络上甫一出现,立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众多关注者中间,也出现了少数质疑和不以为然的声音。这原本很正常。我从未想过自己应该成为“不能被质疑和不以为然者”。然而,质疑的人们却不仅止于质疑,他们居然毫无根据地说这个公开信是出自于海外。为了防止这次签名出现“左派”反战签名的闹剧,我们已经作了许多防范,撰写本文,就算是在防火墙上再补补漏吧。
首先要明白无误地告诉那些凭猜测下结论的人们,
《公开信》的作者是我,杜导斌,而不是任何他人。这是不容置疑,不容造谣的。
。。。。
我决定起草一封公开信。但在敲下第一个字时,我就感到这封信难写:1、不能是前次的重复;2、必须是与代表委员们合作而非对抗;3、对事实部分最好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完全认定流传的都是事实;4、又只能依据网络上的“事实”;5、措辞上要改变自己的泼辣作风,嗓门要捏着点,语言尽可能柔性化。正是这些考虑,我决定只起草一个简单的初稿,然后传给朋友们,给他们留下充足的空间。此后,在不断收到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我先后改了3稿,综合了晓波,不寐,萧瀚,晓燕,余杰,茉莉,高寒,安魂曲等人的意见。第4稿传给王怡后,他又作了一次“外科手术”。王怡的第5稿传来时,我的心思被另一个稿子牵扯着。此前王怡给我留下的映象是:天下许多人难以相信,但对王怡,无法不信任。我只简单地作了校对,在两个人烟稀少的网站上作了备份(这是必须的,后面再说),在我的亦凡专栏区里备份的稿子上注明了“定稿”二字,以示与原来备在那里的一稿有所区别,也是自己对自己表明再不动一个字。同时,在这个备份中把王怡的名字移到了前头。
当时我并没有发出的意思,但没想到高寒进入这个讨论区后把备份稿当作了正稿,拿到海外贴出来了。
到现在为止,我对高寒没有丝毫责怪。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我进不去海外的网站,他是在帮忙。虽然不是正稿,但即使文字上又有所改变,大意是没变的,他再换过来不就得了。
下线后不知什么事触动了我。忽然想起王怡所改最后一段欠妥,容易让人误以为我们对真选举与假选举不加区分。再上网后,我立即作了更正,并去信给王怡说明。这个信发出后,机子里出现异常,我不得不赶在那个修改稿未消失前再给它一个多重保险。当即便在[宪政论衡]等网站上正式贴出。
促使我“慌张”的原因是:此前我的硬盘上就多次出现异象,文件夹里的文件像长了脚,无端地到处乱跑,打开有的文件时,随机音箱里偶尔会发出电话铃声。就在我正准备把给王怡的回信存入“信件文件夹”时,忽然发现该文件夹不冀而飞,C盘D盘全找不着。我的电脑知识有限,遭此变故,主观上便认为是有人进入了我的机子,把这个文件夹给连根删除了。
上网的这2年来,颇经历了一些事情,见怪不怪,但没看见“信件文件夹”的那一瞬间还是不免有些惊恐。那个文件夹里存下了许多十分珍贵(对我而言)的信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原来存放在FOXMAIL里,在对硬盘格式化时被不小心清除了,剩下的全是硕果仅存的“孤本”,没有备份。其中有一封给答应在这次“两会”上出手帮助刘荻的人的短信,是我保存以备此人需要时才可公开的。如果提前落到网特手里,不知会不会产生其它枝节。为这事,我特别懊恼。但愿我这只是自作多情,我应该还没那么重要,网特们大概还有更紧要的工作要做,干么花许多时间在我身上?
因为这个原因提前发出了公开信的文本,使得再完善成为不大可能。本来后来还收到朋友们的一些建议,由于已经贴出,不便再三番五次的作更改,也有些朋友可能要加入发起人的,都只好作罢,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目前的文稿是第7稿。最后一段王怡在看过我的改动后,又作了些变动。同时,共同发起人也比高寒贴在[罕见奇谈]上的第六稿增加了,到了17位。
所以,虽然我声明自己是这封信的作者,虽然朋友们也认同我是作者,但实际上,这封信已经是朋友间合作的产品。
顺便说一说我这么卖力地参与发起这个活动的动因。这次当出头鸟,原因说来主要有两个:第一、就个案层面来讲,我十分同情刘荻的不幸遭遇;第二,此案不仅只是个个案,刘荻被捕有某种符号意义,通过“刘荻——公民权利——我”这个链条,专横地侵犯刘荻基本人权的权力在向我逼进,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日益迫近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援助刘荻也就是在援助我自己。
2003年2月28日晚于蒲阳
(2/28/2003 14:17)
作者:
安魂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安怎么省略了这么重要的一段话?怕不是谦虚吧?缺乏诚信的又一例证
--
蟋蟀
- (910 Byte) 2003-3-10 周一, 上午4:16
(140 reads)
老实说,也不是谦虚,而是怕有人借机指责安魂曲“贪功”什么的:)
--
安魂曲
- (472 Byte) 2003-3-10 周一, 上午5:28
(13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79238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