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也談“偽善亦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也談“偽善亦善”   
所跟贴 高士:我同意你的大部份看法。 -- Anonymous - (256 Byte) 2003-2-04 周二, 下午8:26 (313 reads)
不锈钢晓刚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取決于如何抽象 (264 reads)      时间: 2003-2-04 周二, 下午9:5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所谓抽象,就是有意忽略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具体细节,而强调问题的本质。可是到底什么是“可忽略的细节”,什么是“问题的本质”,却是见仁见智的了。於是就有到底如何抽象的问题了。换句话,如芦笛所说,是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了。



数学模型与真实世界不是一回事,从不同的见识出发,便会形成不同的模型。

当芦笛等强调用逻辑学论证的同时,采用了二元(binary)的离散数学模型:“世上的事情就只能有A和非A”。樊弓的论证,则用了多元的甚至是连续的数学模型:“A与非A之间可以有过渡”(模糊逻辑学?)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争论的不是一回事,不可能有结果的。



要争的话,还是先讨论哪一数学模型更合适才是。



自然语言“伪善亦善”有歧义(所以才会导致多种不同数学模型)。

芦笛的理解,是伪“善”是“善”。於是用“非此即彼”的数学模型,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伪A非A。

樊弓的理解,是“伪善”也是一种“善”。善与非善没有截然的界线,“伪善”可谓于两者之间。红与黑可与连续过渡,“暗红”、“黑红”可算亦黑亦红。

还有第三种理解:即使是“伪善”也是好的。“伪善”的善与“亦善”的善不是一个东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046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